这个世界会好吗?- 梁漱溟晚年口述,再现“最后的儒者”

△梁漱溟/图片来自网络

梁漱溟,中国现代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活动家,也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,著有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、《乡村建设理论》、《中国文化要义》等。

著名学者林毓生曾评价:梁漱溟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。

△梁漱溟/图片来自网络

梁漱溟的一生,充满了传奇的色彩:

●只有中学文凭,24岁却被蔡元培聘请到北大,执教哲学系;

●放着北大教授不做,发起乡村建设运动,在革命之外寻找一条新的建国之路;

●建立民主同盟,穿梭调停国共和谈,是近现代史上众多著名政治人物的座上宾。

△梁漱溟与毛泽东交谈/图片来自网络

他曾与毛主席往来密切,却在政协会上“怒冠一冲”,与毛主席发生激烈争吵。

●他将孔子、孟子、王阳明的儒家思想、佛教哲学和西方伯格森的“生命哲学”糅合在一起,终其一生,以生命去实现对儒家和中国文化的理想。

可以说,了解他波折的一生,不仅仅能看到当时社会的起伏景象,更能习得一种人生态度——独立思考、表里如一、不屈不移。

今天推荐的这本《这个世界会好吗?》,带你走进更为立体、多面的梁漱溟先生。

作者艾恺,现任芝加哥历史系教授,他曾为梁漱溟作传,著有《最后的儒家——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》。

△梁漱溟与艾恺/图片来自网络

直至传记完成出书,艾恺才终于见到传主本人,这在中国现代史学界可能都是前所未有的特例。

而这本《这个世界会好吗?》,则是艾恺在采访梁漱溟先生期间最简单、原始的录音文字稿。正因为它朴实无华的本质,才得以让读者们有了身临其境般的对谈体验。

阅读时,梁漱溟先生仿佛倚靠在椅背上,字句交谈间,缓慢、有力而坚定。

在亲见梁先生以前,艾恺通过梁先生的著作了解到了他。

在与他交谈数次以后,艾恺发现,“梁先生表里如一,他的文章诚实地反映出他的观感,未曾因为要顺应时局而掩饰真心”。

如此独立、真实的个性,在对谈的记录中便多有流露。

对谈的内容,从梁漱溟先生的思想、中国文化的精神,一直到关乎政治的国家发展道路,以及外界对他颇有好奇的点,均有所提及。

这对于了解一个思想宽宏、对中国起重要推动作用的传奇人物来说,更为亲和、全面。

一生光景,白马过隙。历经世事巨变的老者,在晚年口述他的思想与故事,随和自然,却又掷地有声。

“廓然大公,物来应顺”,梁漱溟先生一生执守的潇洒态度,亦成为了他最好的写照。

通过口述传记,后人在留备珍贵资料之时,也得以与梁先生一道,乐观地相信:世界,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。